
特朗普这个“新官”上任后,把“三把火”都烧到了关税上。
当地时间3月4日,美国新的关税政策正式生效,累计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幅度翻倍至20%。
这是继此前加征10%关税后的又一次“成本暴击”。而据业内消息,特朗普首轮关税政策于2月初落地后,便已有大量中小卖家陷入了“单量与流量”双重低迷的困境。
在关税叠加效应下,主营美国站的跨境卖家们在2月迎来了销量寒冬。
2月中下旬以来,多个跨境电商平台的卖家反映单量下滑严重:“2月份的亚马逊单量直接下降了50%,广告费却涨了2倍。”“别再说流量分给Temu了,我们做Temu美国站的单量也没好到哪去。”“按照24年以及往年销量备的货,感觉仓储费要爆炸了。”
其中部分类目的卖家更是直接“单量挂零”,并创下了近几年来最大的单周跌幅。

由多个卖家晒出的销售额曲线图可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月,不少卖家们的销量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般直线下滑。尤其是在同月中下旬,平台流量断崖式暴跌的趋势更为明显。
除季节性因素外,业内普遍认为这种状况主要系以下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1、平台收紧合规监管
亚马逊严查情人节敏感词、Temu整治跑水账号、TikTok美区小店大批量掉橱窗……2月正处于年初的风控周期,各个平台收紧合规审查的消息层出不穷。这不仅令涉事卖家遭到了巨大损失,也引起了部分卖家的恐慌,导致其“无心销售”,一心扑在“严防审查”上。
2、新品推广期下的竞争加剧
过完年回来,不少卖家都选择在2月推新品。随着大批新品的涌入,市场竞争再度加剧,产品不够有吸引力或缺乏有效推广手段的店铺就被埋没在了这一新品推广期中。
3、消费者通胀预期上升,购买力下降
更进一步深度剖析,除上述市场因素和季节性因素外,2月的订单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的影响。根据密歇根大学2月的调查数据,由于对特朗普政策的担忧,美国消费者对未来5至10年的长期通胀率预期进一步上修至3.5%,创下了1995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有业内爆料称,为应对关税挑战,部分跨境电商平台已在2月上调了部分低价商品的价格,导致美国消费者更为忧心商品价格未来可能上涨,延迟或减少了购买行为。
如今来到3月4日,美国又一关税政策生效,不少卖家对于这个月的销售预期也有所下滑。甚至还有卖家直言:“随着20%的关税落地,市场洗牌加速,2025年行业淘汰率或将再度上涨,能活下来的只有两种卖家:要么有优质供应链,要么懂趋势红利。”
短期来看,成本上升和市场波动不可避免,但长期而言,通过供应链重构、多元化布局以及技术创新等长期主义路径,卖家们仍有望在逆全球化浪潮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美国加征关税、沙特加征关税,泰国百分之百严查中国商品,印尼严打不合规中国进口商品,越南停止了temu和shein两家头部中国跨境电商的运营,而欧盟针对低价跨境电商平台的新税,也要来了….
大洋彼岸挥舞的关税利剑,一连串政策变化,让跨境电商的卖家们感受到了全球化的跌宕。
现在做跨境电商,不要只盯着欧美大国和东南亚了!和国内一样,这些成熟市场的跨境电商早已不再是“高大上”的蓝海,而是拼刺刀的红海。再多说一点,我们很多中小企业和团队去做欧美基本上没大有优势,但是你可以去基础欠发达的地方,反而很容易找到竞争优势。
我们在湖南长沙,是国内第一批做中非跨境电商的团队,结合在非洲当地建立的海外仓和配送队伍,采用FB+独立站+COD(货到付款)模式完成交易闭环,解决了尾程派送、货物仓储、结算等的问题,其实就是把国内早些年电视购物的模式复制到非洲,目前还算是拿到了一定的结果,踩过太多的坑,也积累了比较成熟的非洲市场经验。
现在想做跨境电商的朋友,如果要问眼下哪里还有新市场新机会能搏一把,我会建议你锚准非洲市场,目前我们已布局加纳、肯尼亚、安哥拉和喀麦隆四个国家市场,同时也在持续的拓展更多的非洲国家,需要更多的朋友们加入,一起开拓。
2025,非洲电商黄金十年启幕,希望更多朋友,能和我们一起:成为国内做中非跨境电商的第一批人。
